忆舟

上官婉儿&太平公主(论证为什么我磕的cp szd)

  (首先感谢大家支持,真的是我唯一的动力)

  上官婉儿墓志铭的出土,显然是我们cp粉最最最yyds的“物料”了,它让我们高喊“szd”,北极圈也会有春天!

  精选一下内容及翻译:

  


        在上官婉儿墓志铭未出土前,无论是新旧唐书,对上官婉儿的定义都是,韦后同党,太平公主政敌,二人塑料情,甚至可以说是不死不休。然而这篇墓志铭出土以后,史书上对上官婉儿的记载可得天翻地覆:韦后同党,不存在的。她为了劝诫中宗不要立安乐公主为储君,到最后直接以死为谏;太平公主死敌,国际玩笑。上官婉儿的身后事按墓志铭和下葬地来看,无一例外都是由太平公主一手操办。

理由如下:

       有人推断这篇墓志铭并非太平公主所亲写,她写的是祭文而非墓志铭,但文篇之中,连用“潇湘”与“椒花”之典,显以君王之位自居。

        又有人说,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操办后事,并非真心,是李隆基出于政治利害的授意。但是,上官婉儿是唐中宗正二品昭容,理应随丈夫唐中宗葬于定陵内,实际上却被葬在了太平公主家族墓地里,在她旁边就是太平公主的女儿万泉县主薛氏,附近不远处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,通过这些行为猜测为上官婉儿翻案,料理后事的就是太平公主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关系,他们不可能联手对付上官婉儿。不管是上官婉儿的葬礼还是死后的编纂文集,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不和睦,所以在上官婉儿死后不久,李隆基料到了自己会跟姑母太平公主有一场不小的斗争,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权力更迭中,李隆基先发制人,趁着太平公主无所察觉时,一举将她的党羽全部一网打尽斩草除根,就这样权倾一世的太平公主最终败下阵来,被李隆基所杀。太平公主死后,薛绍的墓被捣毁,上官婉儿的墓也被破坏得很严重,在历史上大家都一致认为是李隆基下的命令。

         In addition,这里需要浅解读一下《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》:

        “圆折之珠,连城之璧。”两句互文,一以喻其圆融温婉,一以言其贵重端方。如此用事,如此措辞,实是典谟之体 、雅颂之声,是对朝廷重臣、庙堂之士才有的评说。英姿杰出的公主在这里以如此庄重的辞气,说尽对她的巾帼宰相的称许和痛悼。 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潇湘”者,是用娥皇女英于潇湘水畔、九嶷山下为舜帝泪尽殉节之事为典故。

而以史上禀赋灵秀且有坚贞之德,却往往怀悲情以殁的高贵女性来喻指被害于政变中的婉儿,又融君臣恩义于夫妇情好之间,令人千载而下,想望二人实有一段百合风姿。

其中,最让cp粉大喊“szd”的就是“椒花颂”和“绸缪”两词——

         椒花颂的典故出自晋人刘臻的妻子陈氏,陈氏聪慧能写文章,曾经在正月初一献《椒花颂》给丈夫刘臻。所以有人就引申其妻子献丈夫之义,直接进入磕糖状态。但是请注意,原辞有“旋穹周迴,三朝肇建。青陽散輝,澄景載煥。標美靈葩,爰採爰獻”等句,陈氏元日献词颂礼,以助君子德业,实为相夫之举,其文艳而其德庄,一如臣之事君。而后唐人亦多取其事以自喻臣节,其最著名者,自然当属杜甫“更取椒花媚远天”一句。所以此诗在此处大抵指的是君臣情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But,绸缪这两个字就有点意思了,典故出自《诗·豳风·鸱鸮》,通常解做殷切情意或是男女爱情,比如唐朝元稹所写《莺莺传》中就有“绸缪缱绻,暂若寻常,幽会未终,惊魂已断”的句子;还有像直白的蒲松龄老师,在聊斋志异直接就写到“既而衾枕之爱,极尽绸缪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得出结论:我磕的cp 是真的!

(本文有反驳、借鉴部分网友观点,点个赞也是对我很大的鼓励了)

评论(2)

热度(43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